現在的僱主常埋怨年輕應徵者的表現怎樣令人咋舌,但他們又有否先做好自己?
我也曾經非常放下身段地應徵工作,像臣子面聖般。現在,我認為找工作是平等雙向的關係,僱主想遇到合適的員工,員工也在尋覓欣賞自己,真正能發揮所長的機構。這是個配對遊戲,沒有說誰較高高在上的篩選。不是你付錢給我就大哂,我也可是付出自己的能力讓貴機構業務蒸蒸日上的。
雖然我面試的對答依然不濟,但抱著這個心態應徵,對找工作的看法會大有不同,對失敗的歸因,也有不同。
某些僱主真的像天子接見臣民般面試,自我澎湃。今天面試,一進去有三位面試官,未有名牌,三人也沒有主動介紹自己。我猜中間的可能是校長,但萬一說錯更尷尬,最後只能籠統地說聲「大家好」。我在不知道對方是誰的狀態下開展對話。她們覺得我會預先知道她們是誰嗎?面試前總會做功課,看看校網,一般來說,校網都有校長的話,有校長的相片,也有教職員名單。但這所學校偏偏什麼都沒有。連.校.長.名.也.找.不.到。我最後只在小學概覽找到校長名,但樣子找不到。就算是有這些資料,甫見面介紹一下,也是基本禮貌,不會因為你是面試官,就不用有禮貌。
是因為面試的一向是校長,所以不用介紹嗎?那只是貴校的做法,也有學校的第一輪面試,不由校長出面的。不要自覺是天朝大國,你的一套是國際標準。
一開始已經誤會我是在職,明明求職信是寫明了本年在修讀全日制課程;弄不清教育文憑是何物;不知道「實習」是入學校教學的意思;說到半途才突然介紹其中一位面試官是中文科主任,這個科組主席竟問一個沒當普通話老師的應徵者為何未有基準試課堂語言運用卷的成績;再問如果我要考到,「咁我係咪要俾你教普通話?」僱主常投訴年輕人對行業沒基本了解,答案層次低,但行內的老鬼有否做好榜樣,問些高層次問題,不要自暴其短?
問及你可以帶領什麼課外活動,說了小女童軍,「還有沒有?」,好啦,我都明白兩個是比較吃香,再說一個,長笛和樂器班,不滿意,這個「不懂長笛都能帶」,好啦,其實我也同意,但我不想亂吹這根本沒信心帶的,那我說個比較相關的,朗誦,然後哈哈笑兩秒,說「依家所有中文老師都一定要帶朗誦架喇哈哈哈哈」。其實你想一個血肉之軀能帶到幾多項活動?我要參加十項鐵人賽嗎?其實你心中係咪有項活動想要人帶?如果是,你何不直接問「我想找個帶到跳舞的老師,你有沒有相關經驗?沒有?那你願意學嗎?」
好啦我是有反思能力的,自知面試表現一向不是突出,但你有尊重應徵者嗎?還好意思在最後問會否考慮半職職位。
我感覺她們是想找有經驗的老師,但不知哪個環節出錯了,選了我來。不過,公道說句,即使這樣,她們也見了我二十分鐘,都算係咁啦。
不想扮作懷才不遇的憤青,把失敗歸因人家,但細想今天的經歷,除了儲多幾道面試問題再作準備和改善外,更同意自己找工作的「平等配對論」。